期货新闻

预计生猪短期难有明显反弹-消费仍处淡季

发布日期:2025-02-22

近期猪价走势

2025年2月20日,标准体重生猪平均价格为14.87元/公斤,较前日上涨0.04元/公斤,涨幅0.27%。


麻烦了,猪价呈现“稳中弱跌”,短期想涨看来依旧困难

步入3月中旬,猪市可谓是“重回了老路”,那种“横盘维稳”的态势越发凸现,站在当前猪市大环境中,其实想想也是理所当然的事,并且在供多需少的大背景下,想横盘稳住也比较困难,但是考虑到当前猪价已陷入深度亏损,在饲料价格接连上涨的状况下,再大幅下跌的空间也比较有限,所以短期整体猪价行情或呈现稳中弱跌的格局。 从养殖端来看,饲料等原料价格的上涨,导致养殖端的成本进一步扩大,养殖亏损进一步加剧,挣钱风险进一步加大。 当前养殖端的存栏较为充足,去产能化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过程,建议养殖户以稍长的眼光来看猪市,否则短期的猪市行情皆是‘悲摧’,养殖户要注意调整猪群结构,优化猪群升级,做好春节疫情防控与驱虫工作,确保猪群的安全稳定。 从消费端来看,在天气逐渐转暖之际,也预示着渐渐进入猪肉消费淡季,在终端消费需求依然难振之际,下游白条猪走货压力较大,致使屠企批发走货进一步萎缩,在屠企亏损加剧的环境下,压价意愿越发增强,也反过来掣肘猪价反弹,近日一些地区受到新冠疫情散发的影响,供需双方购销均受到明显的影响,对市场再度形成利空效应。 总之,在消费难振的背景下,以及养殖端生猪产能积压较多,2月猪企生猪出栏量有限,3月中下旬后生猪出栏或将再度加大,届时猪价市场或将延续“磨底”的表现,整体猪市行情或仍将处于“横盘偏弱”的走势。 值得庆幸的是,在有关部门的调控下,玉米、大豆等原料价格有望回调,近期将加大玉米、大豆保供稳价工作力度,严厉打击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等违法违规行为,特别是对资本恶意炒作,将予以坚决打击,对稳定市场起到一定的作用。 据猪价系统监测显示,今日所监测的26个省市中,生猪价格有0涨4跌22平,平稳地区占到全部监测的85%,猪市整体处于“稳中弱跌”态势。 #猪价#(数据来源:猪价系统)整体来看,今日猪市和昨日相比再度陷入“横盘”态势,只是横盘过程中出现稍弱势,整体猪价行情走势不太乐观,因为站在当前猪市大环境下,供多需少的状况下,猪价呈现弱势横盘的概率较大,养殖户提前有个心理准备,该养就该,该卖就卖,这样对于猪价行情不至于那么纠结了。 据京沪消费大城市白条猪批发价格来看,北京、上海批发市场白条开磅价格呈现跌涨调整态势,北京市场开磅价下跌0.5-1.0元/公斤,市场交易积极性表现一般;上海市场成交均价呈现跌涨调整,部分市场均价调整0.45-1.15元/公斤,市场情况表现较乱,不少市场受到新冠疫情影响,一些市场有限制交易时间的现象。 据屠宰企业采购难度来看,北方地区一些屠宰企业生猪采购存在难度,但缺乏明显提价意愿,南方地区供需双方有着较为明显的观望情绪。 北方地区受到新冠疫情影响,供需双方购销均受到较为明显的影响,市场情绪表现一般,猪价区域化调整现象明显减弱,不少区域企业均出现一定的企稳现象。 明日生猪价格行情走势:结合近期猪市因素分析,预计明日生猪价格继续呈现“稳中弱跌”的现象。 以上猪市解读,供大家参考,欢迎一起交流猪市看法,把握行情动态。

2025年元旦猪价会上涨吗

2025年元旦猪价的走势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但综合各方面因素来看,预计猪价可能不会大幅上涨。 以下是对这一预测的详细分析:1. **产能去化与恢复情况**:2023年能繁母猪开始产能去化,至10-12月份达到高峰,随后生猪供应逐步宽松。 这意味着在2025年初,市场上的生猪供应可能会相对较为充足,从而对猪价形成一定的压力。 2. **季节性需求变化**:从季节性上看,2025年春节时间较早,节后或迎来2-4月的消费淡季期。 在消费淡季期间,猪肉需求通常较为疲软,这进一步限制了猪价上涨的空间。 3. **冻品库存影响**:尽管市场将进入需求淡季,但需要注意冻品库存偏低对猪价的短期支撑作用。 如果冻品库存持续处于低位,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猪价下跌的压力。 4. **行业成本结构变化**:长期看,猪价呈现波动加大、周期缩短的新范式。 企业端,行业从“向外看”的资本驱动回归“向内求”的成本控制。 这意味着在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企业更加注重成本控制和效率提升,这将有助于稳定猪价。 综上所述,虽然2025年元旦猪价的具体走势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难以准确预测,但根据当前的市场趋势和供需状况来看,预计猪价可能不会大幅上涨。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市场情况是复杂多变的,投资者和相关从业者应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和政策变化,以便及时调整策略应对潜在风险。

猪价预计要到什么时间才会呈现下跌态势呢

猪价的走势受到多种因素综合影响,很难精准预测具体何时会呈现下跌态势。 供应端方面,如果生猪养殖规模持续扩大,出栏量大幅增加,市场上猪肉供应变得充裕,猪价就可能面临下行压力。 比如在一些地区,养殖户看到前期猪价较好,纷纷扩大养殖规模,几个月后大量生猪集中出栏,就容易导致当地猪价下跌。 通常从母猪受孕到生猪出栏大概需要10个月左右,若能监测到母猪存栏量持续上升,理论上后续几个月生猪供应会增多,可能引发猪价下跌。 需求端也很关键,当消费进入淡季,像夏季天气炎热,人们对肉类的消费需求相对减少,猪价也可能随之下降。 另外,宏观经济形势、替代品价格等也会影响猪价。 若禽肉、牛羊肉等替代品供应充足且价格降低,消费者可能会更多选择这些替代品,减少对猪肉的需求,进而促使猪价下跌 。 总之,猪价走势复杂,需持续关注养殖动态、市场消费变化等多方面因素,才能大致判断其下跌时机。

通过万利期货开户网预约开户,商品期货、金融期货、期权品种均可享受70%的手续费优惠,有专人一对一指导开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