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期货市场迎来降温及时雨
根据提供的文本内容,以下从市场动态、影响因素及机构观点三个维度,对近期国内期货市场的回调现象进行详细分析说明。分析基于事件脉络和机构数据,旨在揭示市场情绪变化的内在逻辑。
一、市场整体降温的表现与资金流动
7月31日,国内期货市场出现显著回调,文华商品指数一度大跌超2%,资金流出规模达147亿元。具体来看,多个热门品种遭遇重挫:焦煤主力合约封死跌停,报1045.5元/吨;玻璃主力合约大跌8.22%,硅铁跌6.62%,纯碱跌6.45%。黑色系品种如焦炭、螺纹钢跌幅均超4%。资金流向显示,黑链及新能源板块各流出超50亿元,化工板块流出15亿元,其中焦煤、螺纹等品种资金离场逾10亿元。这一现象表明,前期由反内卷政策驱动的上涨行情已转向高位震荡,市场情绪迅速回落,等待政策进一步指引。
二、核心驱动因素:基本面回归与外部冲击
市场回调的核心在于基本面压力与外部政策影响的叠加。美联储7月30日议息会议维持利率不变,且未修改通胀措辞,鲍威尔发言降低了9月降息预期。这加剧了全球商品市场的避险情绪,导致7月31日早盘商品全线走低,文华指数跌近1.5%。国内层面,光伏产业链和黑色系品种经历大涨后,估值面临修正。例如,多晶硅主力合约午后资金大撤退,一度逼近跌停,收盘大跌7.81%,净流出资金18.22亿元,累计流出38.69亿元。背后原因是供应端变化:据SMM数据,7月多晶硅产量逼近11万吨,8月预期大幅增产,而碳酸锂基本面严峻,海外锂矿供给充裕叠加国内库存累增,供需格局未扭转。广期所出手降温,将工业硅、多晶硅等合约开仓量限至500手,进一步抑制了投机热情。
三、机构观点与未来展望
主要期货机构对回调持审慎态度,强调基本面回归。光大期货分析指出,焦煤供应端煤矿库存去化至合理水平,但蒙煤通关量回升,成本上涨推动焦化企业第五轮提涨,预计短期焦煤呈宽幅震荡。国投期货则聚焦光伏链,认为多晶硅库存向仓单转移,政策预期发酵导致价格波动放大。南华期货对碳酸锂持悲观看法,指出短期供给扰动存在,下游补库进度不明,中长期基本面偏弱,建议关注持仓风险。整体而言,机构共识是多数商品估值正重新锚定基本面,光伏产业链调整尚未结束,2025年全球光伏业仍面临深度重构。
综上,此次市场回调是政策、基本面和全球流动性综合作用的结果。投资者需警惕短期波动风险,并密切跟踪美联储动向及国内政策落地,以把握市场转换节奏。
通过万利期货开户网预约期货开户,可调低至交易所保证金标准,能多节省60%的交易手续费。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