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基准20%关税震撼来袭-一文读懂美国要干啥
发布日期:2025-04-11
斯蒂芬·米兰的《重构全球贸易体系用户指南》作为特朗普2.0时代经济政策的纲领性文件,其核心在于通过关税、汇率干预与安全工具的协同运用,试图解决美国面临的三大结构性矛盾。以下是对该报告的详细分析说明:
一、核心政策工具与实施逻辑
1. 关税政策 :米兰主张将美国平均关税从2%提升至20%-50%,并对战略竞争对手(如中国)实施分级惩罚性关税。这一政策的设计不仅作为谈判筹码,还旨在增加财政收入。例如,对中国叠加税率达34%,覆盖光伏、半导体等关键领域;而对盟友则通过安全合作换取关税折扣。其理论依据是2018-2019年中美贸易战的经验,认为关税成本主要由出口国承担,且美元升值可抵消通胀压力。
2. 汇率干预 :报告中提出《海湖庄园协议》构想,效仿1985年《广场协议》,推动多国协调抛售美元储备、回购本币,目标是使美元对欧元贬值20%、对日元贬值30%。还提出债务工具创新,如发行100年期零息美债置换短期债务,以降低利息负担并延长债务周期。单边施压手段包括依据《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对外国美债持有者征收年费,以及通过财政部外汇稳定基金直接干预汇率市场。
3. 安全工具 :报告强调地缘政治与经济的捆绑,例如通过北约军费杠杆要求成员国提升军费占比,否则加征关税;对华则以对台军售升级为筹码,迫使中国扩大半导体进口;同时威胁限制非合作国家参与美元结算体系或冻结其海外资产。
二、美国重构全球贸易体系的影响与潜在风险
1. 经济冲击波 :高关税叠加美元贬值可能导致美国CPI额外上升1.5-2个百分点,迫使美联储推迟降息至2026年。全球供应链可能断裂,中国对美出口或下降40%,企业转向东盟、墨西哥转口,但美国对中间品加税可能抬高全球成本;欧盟汽车产业也将面临双重压力。
2. 金融体系重构 :美元信用可能弱化,若多国抛售美债,美国融资成本或上升1-2个百分点,加剧财政赤字;同时,区域货币崛起(如跨境人民币结算占比预计2025年达15%)可能加速。
3. 地缘政治对抗 :盟友关系可能恶化,欧盟已提出数字税+碳关税反制方案,可能引发跨大西洋贸易战;中美脱钩加速,半导体、AI等领域技术封锁升级,全球产业链进一步区域化。
三、中国应对策略建议
1. 反制措施 :中国可采取稀土管制、数字贸易壁垒等手段,例如限制中重稀土出口或立法限制数据跨境流动,以反制美国政策。
2. 产业升级 :投入1.2万亿元支持量子计算、工业母机研发,减少对美光刻机依赖;同时扩大对东盟、中东基建投资,构建去美元化贸易网络。
3. 国际联盟 :通过金砖扩容(如吸纳伊朗、沙特)和推动WTO改革,联合欧盟、印度提出发展中国家特殊待遇修订案,制衡美国单边主义。
四、高风险的战略赌博
米兰的《指南》本质是以单边主义重塑美元霸权,其成功依赖三个前提:盟友被迫接受安全换经济交易、中国未找到有效反制手段、美国通胀与债务风险可控。历史经验表明,贸易战没有赢家。若该政策实施不当,可能引发全球经济动荡,加剧地缘政治紧张,最终损害美国及其盟友的利益。
为什么美国对中国发起增加关税
川普为了应对选举口号--对美国内大规模减税,缇内损失缇外补,为了弥补损失对贸易顺差国加税。 中国正好顺差最大。 。 。
美国为什么要对中国收关税
这没有什么国情不国情的就是保护自己国家的利益。 我觉得是要保护美国本土的产业,比如今天他们对我国轮胎进口实行三年惩罚式的提高关税政策。 这明显是贸易保护,中国的轮胎在美国市场占的比重很大,由于我国出口的轮胎走低端市场,竞争力十分突出,导致美多家轮胎企业倒闭,失业人数增加,为了他们的饭碗,,他们的其中一些并无远见的纯经营者就希望通过这种违反世贸原则的手段达到其自身的目的。 这是不利于中美长久互利共赢得合作的。 这给国际贸易保护开了十分不好的头。 当然,不能简单地只认为是商业性质。
美国亚马逊海淘,中国海关怎么税?
1、美国亚马逊的商品关税如下:10%:一部分鞋、包、电子数码类;20%:一部分鞋、包、电子数码类、纺织品(包括衣服);30%:奢侈品;50%:化妆品、酒等。 2、海关规定,应缴关税额在50元以下的,无需缴税。 50元,也就是8美元,再以20%关税算,计算出:美国亚马逊不超40美元的商品,没关税实际上,如果是关税在10%的商品,不超80美元也是没税的。
通过万利期货开户网预约期货开户,只收期货交易所手续费加1分,还能调整至交易所保证金标准。比您自己去期货公司营业厅办理开户,能多节省60%的交易手续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