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品种

玻璃期货市场动态分析与价格趋势预测

近期玻璃期货市场呈现多空因素交织的复杂局面,价格波动性有所增加,其核心驱动逻辑仍围绕供需基本面展开,并受到宏观预期及产业政策的显著影响。

供应端:边际增量有限,但压力犹存

当前行业生产利润尚可,整体开工率及产能利用率维持高位运行。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5月平板玻璃累计产量同比下滑3.2%,但月度环比呈现企稳态势。值得注意的是,光伏玻璃产能持续扩张对原料纯碱形成支撑,间接影响浮法玻璃成本结构。供应端并非全无压力。一方面,前期冷修产线存在复产预期,尤其当利润空间稳定时,潜在供应增量不容忽视。另一方面,社会库存虽经历去化,但部分区域库存绝对值仍高于历史同期水平,去库节奏将成为影响价格弹性的关键变量。环保政策的不确定性,尤其是在重大活动期间可能出现的限产要求,亦构成供应端的潜在扰动因素。

需求端:地产竣工韧性支撑,增量亮点待观察

需求侧的核心支撑依然来自房地产竣工周期的延续。尽管新开工数据持续低迷,但“保交楼”政策持续推进及前期项目进入竣工阶段,使得竣工面积同比数据相对亮眼,为玻璃需求提供了托底力量。1-5月房屋竣工面积同比增长19.6%,对玻璃现货消化形成实质利好。地产新开工、销售数据的疲软,预示着中期需求动能存在隐忧,市场对“金九银十”传统旺季的兑现强度存在分歧。另一方面,汽车产销(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稳健增长,以及家电更新换代需求,为产业玻璃、家电玻璃等细分领域提供一定增量支撑,但其在总需求中的占比相对有限。整体而言,当前需求呈现“存量有支撑,增量待观察”的特征,市场对远期需求的信心是影响期货远期合约贴水结构的关键。

成本与利润:原料价格波动,利润中枢下移

主要原料燃料价格(纯碱、燃料油/天然气)的波动显著影响玻璃生产成本。纯碱价格在经历前期高位回落后,受光伏玻璃产能扩张及自身检修等因素影响,近期企稳反弹,对玻璃成本形成支撑。燃料成本则受国际能源价格波动影响较大。综合来看,虽然现货价格有所回升,但当前行业利润水平较2021-2022年高点已显著收窄,部分企业面临成本压力。利润水平的压缩一方面抑制了产能无序扩张的冲动,另一方面也可能迫使高成本企业进行冷修,从而在边际上调节供应。

价格趋势预测:震荡偏强,但上行空间受限

展望后市,玻璃期货价格预计将维持震荡偏强格局,但上方空间受到多重因素制约:

1. 短期(1-2个月): 在竣工需求韧性支撑、成本端(纯碱)企稳反弹以及市场对传统旺季预期尚未证伪的背景下,主力合约价格有望延续震荡上行趋势。技术形态上,若能有效突破并站稳关键压力位(如前高附近),则可能打开进一步上行空间。需密切关注库存去化速度及现货市场调价动向。

2. 中期(3-6个月): 上行空间将面临更大考验。地产竣工需求的持续性存疑,新开工持续低迷终将传导至竣工端。供应端潜在复产压力始终存在,若利润持续恢复,冷修复产将增加供应弹性。再者,宏观层面经济复苏的强度和政策力度(尤其是针对地产行业的进一步政策)将是重要变量。预计价格可能在相对高位(例如当前主力合约运行区间的上沿附近)遭遇较强阻力,波动加剧。

3. 长期: 行业产能结构优化和绿色低碳转型是长期主题。政策对过剩产能的限制和对高端玻璃、节能玻璃的鼓励,将促使行业内部加速分化。期货价格将更紧密地反映实际供需平衡点的变化,以及龙头企业成本曲线的变迁。

风险提示:

地产政策不及预期或效果滞后: 若“保交楼”推进放缓或销售持续低迷拖累房企现金流,竣工端需求可能弱于预期。
产能复产超预期: 利润回升刺激大量冷修线快速复产,导致供应压力陡增。
宏观环境变化: 全球经济衰退风险、国内经济复苏不及预期等宏观因素可能压制市场风险偏好。
原料价格剧烈波动: 纯碱、燃料价格的大幅涨跌将直接影响生产成本和利润预期。

结论:

综合来看,玻璃期货市场短期内受益于竣工需求支撑和成本企稳,叠加旺季预期,走势偏强。但中期受制于需求动能可持续性存疑、供应弹性压力以及宏观不确定性,上行空间将逐步受限,预计将进入高位震荡阶段,波动率可能提升。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库存去化节奏、现货价格传导、地产销售及政策动向、以及原料成本变化等核心指标,操作上建议以波段思路为主,注意控制仓位和严格止损。在未看到需求端出现新的强劲驱动或供应端出现超预期收缩之前,对趋势性大幅上涨行情应保持谨慎。

通过万利期货开户网办理期货开户,,国企背景大型期货公司。可以手机开户,或者电脑网上开户,一般20分钟即可办完手续。

返回列表

期货开户预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