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品种

成本端压力因原材料价格持续攀升而显著提升

近期,玖龙纸业、江西理文造纸、湖北荣成纸业等多家纸企密集发布涨价函,宣布从8月1日起上调瓦楞纸、再生牛卡纸等产品价格,涨幅普遍为30元/吨。这已是7月以来纸企的第四次调价行动,也是今年继3月至4月、5月之后的第三轮集中涨价。作为观察者,我认为这一现象折射出造纸行业在成本压力下的艰难调整,但需求端的疲软可能制约其长期可持续性。以下我将从成本驱动、市场传导、行业现状及未来趋势等角度,对这一事件进行详细分析。

涨价的核心驱动力在于成本端的显著提升。据卓创资讯分析师李莉解释,废纸供应收紧是主因——新环保政策限制了废纸进口,而国内回收率不高,导致原料成本攀升。数据显示,截至7月23日,中国废旧黄板纸市场日均价达1482元/吨,同比上涨2.75%。纸企如玖龙纸业在7月连续四次涨价,理由均为运营成本压力,这反映出行业试图通过价格上调缓解盈利压力。这种成本推动型涨价更像是试探性策略,正如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所言,它可能意在刺激下游提前下单以锁定利润,而非需求真正回暖的体现。这种策略在高成本环境下虽合理,但若缺乏需求支撑,其效果恐将有限。

市场传导环节的阻力凸显了涨价的脆弱性。纸企提价并未顺利传递至下游包装环节,原因在于整体供过于求的格局未变。一位纸企高管指出,物流包装类用纸虽有微涨,但大宗纸材料价格仍在下跌,包装类纸品或难维持涨价趋势。李莉的分析佐证了这一点:终端订单不足导致包装企业库存偏高、竞争加剧,部分甚至降价促销。这种“纸厂喊涨,纸板厂观望”的僵局,源于中间环节产能扩张过快,利润承压。若终端消费(如食品、饮料、电商)旺季不及预期,包装厂利润将进一步被挤压,阻碍纸价向下游传导。这警示我们,当前涨价更像是行业自救的短期行为,而非结构性复苏的信号。

行业深层调整的背景不容忽视。尽管纸企密集提价,但供需失衡仍是底色——2023年至2024年国内造纸新增产能超1000万吨,主要集中于包装纸和文化纸领域,而2024年纸制品消费增速仅1.5%。这导致开工率跌至70%以下,远低于健康水平。令人意外的是,行业整体仍保持韧性:2024年造纸业规模达1.5万亿元,税前利润约520亿元,利润维持在3%至5%的正常区间。头部企业如玖龙纸业正通过“练内功”优化运营,以消化落后产能并重塑竞争格局。但高管坦言,供过于求趋势将持续,这要求企业不仅依赖涨价,更需提升效率来应对长期挑战。

展望下半年,价格走势将取决于需求与供应的博弈。李莉预测,8月上旬或延续小幅涨价,9月在国庆及中秋备库带动下涨幅可能扩大;但若节日订单不及预期,市场将回归震荡。我认为,成本因素虽能支撑价格下限,但需求疲软才是决定性变量。纸企需平衡短期提价与长期产能优化,否则行业调整可能加剧。本轮涨价反映了造纸业的生存韧性,却也暴露了其转型的迫切性——只有通过内部升级而非单纯价格博弈,才能在供过于求的时代实现可持续发展。

通过万利期货开户网办理期货开户,,国企背景大型期货公司。可以手机开户,或者电脑网上开户,一般20分钟即可办完手续。

返回列表

期货开户预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