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政府正式启动对中国出口不锈钢无缝钢管产品的反倾销期中复审调查程序
2025年6月26日,印度商工部发布了一项关键公告,宣布对原产于或进口自中国的直径小于等于6英寸的不锈钢无缝钢管发起反倾销期中复审调查。这一行动是基于印度国内企业Vedanta Limited的正式申请,旨在重新审视涉案产品的具体范围。公告明确指出,本次复审仅聚焦于产品定义的调整,而非重新评估倾销事实本身,这体现了期中复审的针对性特征。值得注意的是,采用HESPL专利的Seal-Lock XD工艺制造的优质螺纹铸件和管材(市场通称OCTG)被明确排除在涉案范围之外,这可能源于这些产品的独特技术属性降低了其倾销风险。涉案产品主要涉及印度海关编码7304项下的条目,调查机关要求利益相关方在立案后30天内通过指定电子邮件(如jd12-dgtr@gov.in等)提交相关信息,以确保审查过程的透明性和效率。
此次期中复审的背景可追溯至2021年9月10日,当时印度商工部应多家本土企业(包括Chandan Steel Limited等)的申请,首次对同类中国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这一系列行动反映了印度对中国不锈钢无缝钢管持续贸易压力的关注。2022年9月23日,调查机关作出肯定性终裁,认定中国产品存在倾销行为,并于同年12月20日由印度财政部税收局正式实施反倾销税,税率为0~3801美元/公吨,期限为5年。值得关注的是,终裁结果中豁免了四家中国企业的征税义务,包括浙江久立特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华迪钢业集团有限公司、江苏武进不锈股份有限公司和青山钢管有限公司,这暗示这些企业可能通过举证证明了合规经营或缺乏倾销证据,从而获得特殊待遇。涉案产品定义涵盖了公称直径不超过6英寸的所有不锈钢无缝钢管,无论制造工艺(热挤压或热穿孔)或销售状态(热加工管、冷加工管、缺陷品等),突出了调查范围的广泛性。
从分析角度看,本次期中复审的启动可能源于多重因素。一方面,产品范围的调整需求可能因市场技术演变而出现,例如新工艺产品(如Seal-Lock XD的OCTG)的涌现,促使印度当局重新界定涉案边界,以避免过度保护主义。另一方面,复审仅限范围审查而非全面重审,显示其效率导向,旨在快速响应企业申诉(如Vedanta Limited的申请),同时减少贸易摩擦升级风险。历史数据显示,印度自2021年起已建立起针对中国不锈钢无缝钢管的系统性反倾销机制,2022年征税措施的实施可能未能完全解决范围争议,导致此次期中复审成为必要的补充行动。四家免税企业的存在凸显了反倾销措施的差异化处理,这可能激励更多中国企业通过合规路径寻求豁免,但也可能加剧中印贸易紧张。
整体而言,这次期中复审不仅延续了印度对华贸易救济政策的连续性,还突显了全球供应链中技术标准与贸易规则互动的复杂性。如果复审结果进一步收窄产品范围,可能为中国部分出口商提供喘息空间;反之,若强化定义,则可能扩大征税覆盖面,影响双边贸易动态。未来进展值得密切关注,尤其利益相关方需及时响应提交要求,以避免不利后果。
通过万利期货开户网预约期货开户,交易保证金灵活调低,能多节省60%的交易手续费。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