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河粮船运费依旧呈现分化态势
本周内河和沿海运输市场在小麦流通环节展现出复杂动态,整体受天气和政策因素主导,市场情绪分化显著。以下从内河运输、沿海运输及后市预测三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说明。
在内河运输方面,多地降雨天气对夏粮购销造成直接阻碍,导致小麦货源流通量减少,江苏地区行情持续分化。具体而言,洪水影响导致卸货超期,推动江船粮运价格上涨2-3元/吨;苏南和苏中等收割完成区域运价虽偏弱,但较夏粮收购前仍高出2-3元/吨,反映出季节性波动与局部供需失衡。市场背景上,小麦价格整体震荡调整,临近周末部分区域报价上调,主要归因于河南、安徽启动托市收购政策,以及中储粮和地方储备库开库收粮,这显著提振了市场信心,吸引多方主体入市。制粉企业因开机率偏低,对原粮消耗能力有限,采购行为谨慎;饲料企业积极性提高,部分缓解了新麦上市压力;贸易商则以随收随走策略为主,缺乏大规模建库意愿,凸显市场风险规避心态。安徽地区需密切监测淮河水位变化,若水位上涨,后市运价可能回落。此轮行情表明,政策支撑是当前稳定麦价的核心,但企业端谨慎行为限制了整体上行空间。
沿海运输方面,新麦南下流通量较上周变化不大,夏粮南运效应尚未显现,海轮运费整体稳定。具体数据上,安宁港至广东5000吨海轮运费维持在57-67元/吨,至福建运费为47-57元/吨;集装箱部分流向则持续爆满,运价上涨200-300元/箱,反映出区域物流瓶颈和需求集中。市场动态显示,南方销区储备企业正进行新麦轮入,但终端面粉消费疲软,制粉企业仅滚动补库;饲料企业询价增多,采购意向逐步提升,却未出现大规模建仓行为。小麦南下流量虽有增加,但整体规模有限,难成气候,导致海轮运费持稳。这一现象凸显沿海运输受制于终端需求不足,特别是粉企和饲企的增量采购乏力,集装箱运价上涨则暗示局部供应链压力。
后市行情预测需综合内河与沿海因素。新麦收购持续推进,政策托市力度强劲,预计阶段内麦价大幅波动的概率较低;但内河运价可能受航道水位(如淮河洪涝)和购销情绪影响,若水位上涨,运价或回落。沿海方面,运费暂稳,但需警惕天气变化、现货购销增量及集装箱运输瓶颈。整体而言,市场风险点包括降雨持续引发的物流中断、企业建库意愿不足,以及终端需求复苏缓慢。建议密切关注政策收储动态、航道水位数据和集装箱流向变化,这些将成为后市行情的关键风向标。
预约期货开户,期货保证金可调低到交易所保证金。国内顶级期货公司开户,低手续费、低保证金!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