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硅与多晶硅期货市场
上周,工业硅期货表现强劲,连续五个交易日上涨,价格突破8000元/吨大关,周涨幅达8.88%。与此同时,多晶硅期货也摆脱了之前的低迷态势,主力合约PS2508在6月27日一度逼近涨停,最终收于33315元/吨,周涨幅为6.78%。这种同步上涨的行情,主要源于市场情绪的显著好转和成本因素的推动。
工业硅期货上涨的直接原因包括多重因素。广发期货分析师纪元菲指出,新疆大型企业意外减产的消息提振了市场信心,同时焦煤价格的持续上涨从成本端提供了支撑。广州期货分析师蔡定洲补充道,期货仓单的持续注销也是关键驱动力——数据显示,6月27日工业硅期货仓单为52744手,较6月初减少了9946手。自4月以来,仓单数量持续下降,已跌破30万吨,这表明在当前价格下,期货仓单成为市场最具性价比的货源,终端用户积极接货。浙商期货新能源项目部部长陆诗元进一步解释,工业硅月差结构从Contango(远月升水)转向Back(远月贴水),反映了库存集中度提升和市场接货意愿增强。
多晶硅期货的上涨则与工业硅的联动效应密切相关。纪元菲强调,工业硅价格的低位反弹带动了多晶硅上行。国信期货分析师李祥英补充说,焦煤价格的上涨同样对多晶硅产生带动作用。海外降息预期升温、国内股市上涨、发改委巡查等利好消息提振了市场情绪。随着交割月临近,期现回归逻辑也提供了上涨动力——N型多晶硅复投料现货价格维持在34500元/吨,大幅高于期货价格,暗示期货仍有上行空间。
焦煤价格对工业硅和多晶硅的影响源于高度的相关性。陆诗元解释,焦煤与硅煤(工业硅的关键原材料)相关性显著,工业硅与焦煤的相关系数为0.95,多晶硅则高达0.98。这意味着焦煤成本上涨会直接传导至硅生产环节,推高整体产业链价格。
基本面尚未出现实质性改善,行业仍面临高库存和弱需求的挑战。工业硅方面,5月产量为30.77万吨,环比增2.3%,但同比降24.6%。纪元菲分析,四川产量小幅增长和新产能投放抵消了云南与新疆的减产,西南丰水期复产预计6月产量再增4万吨。需求端,多晶硅行业7月回暖可能带来约2万吨工业硅增量,但终端硅片、电池片和组件价格持续下跌,需求疲软未见好转。多晶硅方面,蔡定洲指出,在光伏装机需求转弱背景下,硅片采购可能减少,叠加前期需求前置和季节性下降,市场压力加剧。百川盈孚数据显示,截至6月27日当周,多晶硅库存环比增1.70%至26.998万吨,处于累库态势,供需错配格局短期难解。
展望后市,工业硅基本面中长期未见明显好转信号。纪元菲认为,部分企业减产信号可能缓解供过于求预期,但实际落地不明朗,且期货价格上涨或促使西南企业提高开工率,增加供应。多空因素交织下,市场博弈加剧,短期价格可能震荡偏强。多晶硅方面,尽管期现回归提供支撑,但库存高位和下游需求疲软将持续施压,供需错配格局或延续,价格走势需密切关注政策面和终端需求变化。
通过万利期货开户网预约期货开户,可调低至交易所保证金标准,能多节省60%的交易手续费。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