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小麦价格强劲反弹-供应短缺与需求激增推动市场复苏
发布日期:2025-07-23
从2025年7月18日当周的数据来看,全球小麦市场呈现复杂的价格走势,整体上以涨势为主,但区域差异显著。这主要源于北半球小麦收获季接近尾声,季节性供应压力缓解,推动了多数地区价格上涨;美国春小麦期货却出现下跌,原因是北部平原的及时降雨改善了作物生长条件,缓解了此前干旱带来的担忧。值得注意的是,黑海地区的供应动态持续对全球市场构成下行风险,俄罗斯宣布扩大对亚洲的谷物出口计划,可能导致其报价更具竞争力,进而抑制全球价格水平。这一系列因素共同塑造了当周市场的多空博弈格局。
聚焦美国小麦市场,收获进度和作物状况成为关键变量。美国农业部报告显示,截至7月13日,冬小麦收获已完成63%,略低于去年同期但接近五年均值,这标志着收获进入后期阶段,相关评级数据已停止发布。同时,春小麦抽穗率达到78%,优良率从50%提升至54%,反映出降雨带来的积极影响;但干旱监测数据不容乐观,冬小麦和春小麦处于干旱区的比例分别增至30%和36%,高于去年同期水平,这为未来产量稳定性埋下隐患。在出口方面,截至7月10日当周,2025/26年度净销量为49万吨,虽环比减少13%,但同比大增7.02%,累计销售824万吨创五年新高,占到年度出口目标的36%,高于历史均值。这表明美国小麦出口需求强劲,但报价分化明显:软红冬小麦上涨8美元至216美元/吨,而硬红冬小麦下跌6美元至231美元/吨,这反映了不同品种在品质和需求端的差异,可能源于亚洲进口转向俄罗斯的潜在影响。
俄罗斯作为全球主要小麦供应国,其产量预估的波动对市场具有深远影响。莫斯科咨询机构SovEcon上调2025年产量预测至8360万吨,较之前增加60万吨,归因于伏尔加河流域的有利天气提升了单产至3.5吨/公顷;但另一机构IKAR却下调预测至8400万吨,并调降出口预期至4200万吨,原因是南部干旱导致单产下降。这种分歧凸显了天气不确定性的风险,俄罗斯扩大亚洲出口的战略可能进一步压低全球报价,加剧市场竞争。与此同时,国际谷物理事会(IGC)维持2025/26年度全球小麦产量预测在8.08亿吨不变,略高于上年的8亿吨,但结构上加拿大产量下调抵消了哈萨克斯坦和美国的增量。全球消费预计为8.14亿吨,贸易量微调至2.034亿吨,其中加拿大、欧盟和乌克兰的出口均下调,期末库存小幅增至2.65亿吨但仍低于上年水平。这些数据表明,尽管供应总体稳定,但区域失衡(如加拿大减产)和需求增长(消费高于上年)可能支撑中长期价格,但库存偏低限制了缓冲空间。
综合来看,当周小麦市场的涨势主要受季节性因素驱动,但风险点集中在美国干旱、俄罗斯供应扩张和全球库存压力上。展望未来,北半球收获完成后,市场焦点将转向出口竞争和天气变化,俄罗斯的低价策略可能引发新一轮价格战,而IGC预测的库存紧张态势则暗示价格下行空间有限。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天气报告和出口数据,以把握潜在波动机会。
通过万利期货开户网预约开户,商品期货、金融期货、期权品种均可享受60%的手续费优惠,有专人一对一指导开户服务!- 上一篇:黑色情绪好转提振市场信心
- 下一篇:巴西糖醇比跃升至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