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交易

甘醇期货市场持续受支撑

发布日期:2024-05-17

盘面走势

上周甲醇盘面延续震荡走势,主力合约周线近乎收十字星。现货价格走势相对持稳,尽管节后有原料补库的需求,但下游对高价货源的抵触心态较强,采购相对谨慎,市场买气偏淡。

截至 5 月 10 日,甲醇华东市场中间价环比涨至 2722.5 元/吨,港口低库存继续对现货价格形成支撑,基差再度走阔。华南市场中间价则小幅下跌至 2615 元/吨,而西北市场中间价小幅上涨至 2345 元/吨,鲁南市场中间价则环比跌至 2530 元/吨。

供给方面

产能利用率维持高位,但需关注春检情况。本周国内甲醇装置产能利用率为 81.45%,较前一周下降 1.29 个百分点,高于去年同期 10.54 个百分点。

由于恢复装置相对不多,供给端略有收缩,支撑市场心态。但当前装置产能利用率处同期高位,且煤制装置盈利性尚好,因此,后市整体装置开工情况料难有大幅下移。

海外方面,装置产能利用率连续三周大幅回落,目前已处同期低位。

国际市场

节后国际甲醇价格涨跌互现,主要表现为出口国离岸价下跌,而进口国到岸价上涨。这可能是由于运输价格上涨所致。CFR 中国主港价再次上涨至 302.5 美元/吨,折算进口价约2705 元/吨,故进口利润仍相对不佳。

市场展望

整体来看,虽然市场买气偏淡,但考虑到当前港口低库存和原料补库的需求,市场仍有一定的支撑。未来一段时间,尽管供给端可能仍有缩量,但整体开工情况料难有大幅下移,因此,对甲醇市场的走势不宜过度悲观。

国际市场的动向仍需关注,以应对可能的变化。


甲醇价格将再次触及历史最低点么?

甲醇价格:历史低位的探底之旅

自2022年10月起,中国甲醇市场的价格开启了下滑之旅,截至今年5月底,中国甲醇标杆价已跌至2280元/吨,期货市场最低点甚至触碰2100元/吨,刷新了近期的低点记录。这一趋势不仅引发了产业链的剧烈波动,也让人不禁思考:甲醇价格会跌到何种程度?是否会再次触及历史最低点?

据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5月底,中国甲醇市场连续10个月下跌,最低价已探至2100元/吨。对比历史数据,2016年1月和2020年8月曾出现过1650元/吨的历史最低价。当前价格虽未创纪录,但已低于过去10个月的最低点,且是在2020年价格反弹后形成的弱势区间最低点。

从过去12年的价格走势看,尽管未达历史最低点,但甲醇价格已跌破了平均值。据统计,过去12年甲醇标杆价的平均价格是2440元/吨,然而现在的价格已低于这个水平,显示出市场对历史平均水平的支撑已被打破。

价格下滑的深层原因

中国甲醇市场的持续下跌并非孤立事件,主要受到原油市场疲软、供需矛盾加剧、国际影响以及下游需求疲软等因素共同作用。原油价格的波动影响了大宗化学品市场,而甲醇作为其中一员,承受了压力。同时,高库存和高开工率导致供应过剩,加之国际市场的负面影响,共同推低了甲醇价格。

未来走势的季节性考量

每年4-6月,甲醇价格往往有季节性规律。通过对过去10年月度价格同比变化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60%的4-6月价格出现下跌。如果遵循季节性规律,2023年这段时间,甲醇价格下跌的可能性较大,预计会在6月前后达到低点。

支撑位与成本分析

虽然2400元/吨曾是公认的支撑价位,但目前市场已跌破这一水平,预示着利空因素已超过过去12年的利好共识。甲醇的成本分析显示,当前成本大约在1500-3000元/吨区间,历史最低价1650元/吨接近成本最低极限。在市场利空压力和原油市场下行的背景下,甲醇价格可能进一步探底至这一水平。

市场影响与预期

甲醇价格的持续下跌对化工产业链产生显著影响,包括烯烃、甲醛、二甲醚和MTBE等行业。短期内,市场预期甲醇价格仍有下跌空间,期货市场可能会率先反映这一趋势。关键支撑点位预计将是甲醇的成本价,即1650元/吨左右。

对于对化工行业感兴趣的读者,我们推荐以下报告供深入研究:

以上信息为市场最新动态,为化工行业参与者提供了有价值的数据参考。

“碳中和”下的钢铁:利益再分配的杠杆

我们在前期报告中总结了 历史 上通胀周期的演化规律,分析了本轮大宗商品上涨原因、走势。国务院常务会议多次部署大宗商品保供稳价问题,集中在财税手段增加进口减少出口、金融手段打击炒作,加强预期引导,取得了较好效果,但短期内供需矛盾尤其是供给不足明显,大宗商品上涨预期仍存。供给不足既与海外疫情和地缘政治关系有关,也与国内政策执行有关,包括落实碳达峰碳中和以及环保限产的供给冲击。

目前我国钢铁工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高达18亿吨,占我国碳排放总量的15%,是仅次于火电的第二大排放来源,也是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中之重。同时,当前钢铁引领的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以及对消费品的传导已经对宏观经济、微观经营、居民购买力产生影响,影响了各经济主体的利益分配。本篇报告以钢铁行业为例,探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的政策执行对经济尤其是利益分配的影响。具体讨论四大问题:我国钢铁行业有哪些特征并如何影响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当前钢铁产业的上下游供需格局如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环保限产下的钢铁价格会如何演化?将产生哪些经济影响?

一、我国钢铁行业有哪些特征?如何影响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1、总量上,以粗钢衡量的钢铁产量高、增速快,是钢铁行业碳排放总量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这也意味着如何降低粗钢产量将是未来碳中和实施路线不可回避的难题。 2020年我国粗钢产量首次超十亿吨,占全球产量的份额超过50%。同时,近年来中国粗钢产量增速显著高于全球,2018-2020年中国粗钢产量增速分别为6.6%、7.9%和5.2%,分别较全球(除中国)增速高出2.7、9.9和12.9个百分点。

2、产业结构上,钢铁产业集中度低,行业资源整合空间大。碳中和为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提升带来新的机遇,行业资源整合后有助于提升钢企进口铁矿石时的议价能力,保障供给的稳定性,提高发展的安全性,预防输入性通胀风险。从横向比较来看, 2019年美国、日本、印度和韩国钢铁产业产量前3家企业的产业集中度(CR3)在50%至90%之间,而中国钢铁产业集中度CR3仅为17.3%。 从纵向比较来看, 截至2020年末,中国钢铁行业CR10集中度为36.8%,较2016年仅提高0.8个百分点,与2016年工信部发布的60%目标相距甚远。 长期以来,钢铁行业存在制约产业集中度提升的三大因素。 一是钢铁企业的地方政府管理特征阻碍了大规模跨区并购;二是融资能力不足,限制了钢铁企业发起整合并购的能力;三是钢铁企业同质化竞争,经营者缺乏并购动力。

3、区域结构上,炼钢企业地域布局不平衡,河北等重点地区面临的减碳压力较大,减碳限产可能带来区域经济发展压力。今年碳中和的全国性政策机制与实施路线逐步成形,还需要对钢铁生产重点领域的重点地区予以政策支持,保障经济的稳健运行。 从区域分布看,一是我国钢铁生产主要集中在北方,而钢铁需求主要集中在南方。2020年河北省粗钢产量接近2.5亿吨,占全国炼钢产量的23.7%,位居全国首位,是第二名江苏省的两倍。二是河北省内钢铁生产分布也不均衡,唐山市钢产量占全省总产量50%以上,邯郸市钢产量占比约20%。

4、生产工艺上,钢铁生产工艺流程长,碳排放量相对较高。 我国长流程炼钢工艺的生产原料主要是铁矿石、焦煤等,同时生产过程中由于前期投入资金较大,一旦开工高炉不能停工,焦煤炼化对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当前我国长流程转炉炼钢的产量占比接近90%,显著高于全球平均的71.6%。 钢铁的低碳发展要求炼钢工艺的创新发展,未来以废钢为原材料、以电弧炉为的短流程炼钢厂占比将逐步上升,这将有助于降低我国对铁矿石的依赖,规避国际铁矿石价格冲击带来的输入性通胀风险。

5、与供给侧改革侧重去产能不同,当前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政策重点在于钢铁行业去产量、降低碳排放,供需矛盾短期内难以缓解,钢铁行业利润有望持续修复。 2021年1-4月规模以上钢铁行业的利润总额1529.8亿元,同比增超4倍,利润率为5.2%,高于去年同期的1.6%和去年底的3.4%。

二、如何看待当前钢铁产业的上下游供需格局?

1、上游供给偏紧,铁矿石、焦炭、废钢等原材料价格高位震荡。 1)我国铁矿石对外依存度超过80%,而铁矿石由海外垄断且价格弹性高,是影响钢铁企业生产经营最重要的外生变量。今年进口铁矿石价格暴涨,影响到钢铁企业生产经营,构成输入性通胀因素,铁矿资源保障难题凸显。从近期进口铁矿石价格来看,高品位矿的涨幅更大,反映出钢厂对高品位矿的需求更高。2)国内焦炭供给弹性主要是由去产能政策决定,今年初焦化去产能政策实施使得焦炭市场供需错配,焦炭价格大涨,国内钢厂焦炭总库存快速下降。焦炭与铁矿石价格大幅度上涨使得钢厂长流程路线的成本优势减弱,短流程电弧炉炼钢的经济性增强,带动了废钢需求的提升,而废钢供给受限使得废钢价格居高不下。总体来看,钢铁产业供应链安全、资源能源保障面临挑战。

2、国内地产需求韧性较强、基建需求和制造业用钢需求回升,支撑钢厂高钢价、高利润。 1)地产、基建用钢需求波动是影响钢铁总需求的核心因素,建筑、机械消费量占比分别为59%、16%。2021年经济恢复性增长延续,地产投资韧性较强,基建投资低位回升,建筑用钢量高于往年。2)中下游制造业设备投资有望进入上行周期,今年1-4月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增长23.8%,两年平均增速较1-3月上升1.6个百分点,反映4月制造业持续回暖。制造业投资走强推动相关板材用钢需求,制造业中机械、 汽车 、家电行业产销持续增长,我国钢铁需求将平稳向好。预计2021年钢材消费增长仍将延续。

3、海外制造业用钢需求走强,海外市场供需错配持续,国际国内钢价走阔导致钢企出口动力强,不利于国内钢铁供给。 据世界钢铁协会的短期预测,2021年全球钢铁需求同比增长5.8%,而除中国外钢铁需求同比增长9.3%。发达经济体制造业活动持续扩张,海外制造业走强拉动国际钢材需求。而海外粗钢产能利用率仍在爬升阶段,整体尚低于疫情前水平,市场供需错配导致国际钢材价格加速上涨。我国疫情控制后复工复产较早,粗钢供给强于需求恢复,国内钢价涨幅远远低于国际,国际国内钢铁价格价差走阔。去年四季度以来,我国钢材出口触底回升,2021年1-4月份我国钢材出口量同比大幅增长24.5%。国内钢企出口动力强,不利于国内钢铁供给。

三、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及环保限产下的钢铁价格会如何演化?

1、2021年供给收缩预期增强是新一轮钢价走强的核心因素。中长期目标执行短期化引发的钢铁供需失衡远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短期行政式的供给限产执行力度都相对较强,全国钢材价格已远远超出2016-2017年供给侧改革时期水平。 一方面,国家减碳限产的中长期目标短期化,不断加强限产预期。另一方面,地方行政式环保限产政策执行力度较强,时空范围有扩大趋势。 今年钢铁行业开启去产能“回头看”,各地环保督察组已经展开了现场检查,违规企业生产节奏需要做出调整。若限产范围进一步扩大、执行力度进一步加码,钢材价格或将进一步上涨。

2、5月监管政策开始纠偏,限产预期短暂让位于保供稳价,短期钢价回落。 年初以来国内外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已经积累了一定泡沫,现货市场受到贸易商投机炒作的助推,期货市场还受到流动性充裕以及市场情绪的影响。5月以来中央集中出台的保供稳价举措,主要集中在财税手段增加进口减少出口、金融端打击恶性炒作,持续引导预期。短期钢价回落,市场对政策面的预期边际变化,但供需矛盾的根本问题尚未解决。

3、展望后市我们有两点判断:一是大宗商品牛市并未见顶,钢价短期盘整后还将有下一波的上涨,主要基于供需矛盾短期难以缓解以及流动性尚未转向。二是大宗商品走势分化,钢铁等碳达峰及环保限产行业走势较强。

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的钢铁行业如何影响经济利益分配?

1、钢价大幅上涨将引发三大风险:宏观滞胀风险、微观经营破产倒闭风险、下游消费品涨价和居民购买力下降风险

一是钢价上涨使得中下游的中小微企业破产风险上升。 已有部分领域出现了“多生产多亏损”和间歇性停产的情况。钢价上涨导致机械铸造企业订单盈利空间弱化,且采购环节需要现金结算使得企业面临资金周转困难。

二是钢价上涨已有向终端消费品价格传导的趋势,可能导致居民购买力降低引发需求走弱。 今年一些耐用消费品及生活必需品行业均出现了成本驱动的涨价。家电行业企业因承受铜、铝、钢等大宗商品上涨的压力纷纷宣布涨价。这导致消费者购买意愿降低,五一旺季期间零售量同比下滑。

三是如果继续严格实施钢铁产量负增长等举措,供需矛盾加剧,中下游将面临原材料缺乏、价格高涨的停产风险,中下游破产倒闭后中上游的需求难以持续,即宏观滞胀风险。

2、当前碳达峰碳中和行政式减产将产生四大利益再分配:上中下游行业、大中小企业、国企与民企、限产与非限产企业

一是碳达峰碳中和助推钢材价格大涨,使得上中下游企业的利益再分配。 1)上游的大宗商品大涨挤压了中下游企业的利润。今年制造业多数行业利润率普遍修复,但是包括钢铁在内的中上游利润率的涨幅明显高于下游制造业。2)中下游的中小微企业经营风险上升。尽管目前下游需求平稳尚且维持高钢价、高利润,一旦中下游企业成本上升挤压经营性现金流,盈利空间弱化导致企业暂停接单,抗风险能力下降,中下游破产企业倒闭后中上游的需求景气度难以持续。

二是碳达峰碳中和限产推动大宗商品上涨,将加剧国企民企之间的分化,降低资源配置效率。 碳达峰碳中和 相对利好钢铁等上游行业,目前国企在上游行业的占比较高,将进一步扩大国企相对民营企业的优势。

三是碳达峰碳中和长期将有利于排放较低的大型钢铁企业发展,不断挤压中小钢铁企业发展空间,产生大中小企业利益再分配。 国内的大型钢铁企业基本完成了超低排放改造,未来如果二氧化碳排放超过配额的企业将需要从市场购买配额,这种局面下中小钢铁企业将丧失成本优势,而大型钢铁企业长期以来的环保优势将转化为成本优势。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将促进钢铁产业摆脱粗放竞争的格局,有助于产业集中度水平的提升。龙头钢企将凭借成本及绿色制造优势不断扩张规模,持续提升盈利能力,而效率低下的中小钢企则面临环保成本及产量受限的双重挤压,将被收购或退出市场。

四是碳达峰碳中和将推动市场份额在限产企业与非限产企业之间再分配。 非限产企业挤出了重点钢企的产量,重点钢铁企业产量占比在2018、2019年连续下行。2021年限产区域的执行力度较强,唐山钢铁集团4月粗钢产量同比大降31.7%,今年1-4月粗钢产量累计同比下降18%。短期唐山等限产地区的供给缺口由非限产地区钢企补充,部分地区的行政限产政策只会改变全国钢厂之间的分配。

风险提示: 限产政策执行力度放松;钢铁需求大幅不及预期;原材料供应风险不断加剧。

我国期货市场现状(一)

中国期货市场全景透视:

风险管理与期货需求的焦点:菜籽油期货价格的剧烈波动,让湖北等地产业企业因疫情和自然灾害而对风险管理的需求倍增。

7月中下旬,白银价格强势上涨,美元走低、美债收益率创新低以及地缘政治风险推波助澜。COMEX黄金和白银价格分别突破1800、1900及20美元/盎司,创七年高位。全球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各国刺激政策和低利率环境,共同支撑了贵金属的上涨。金银比价回调,白银的工业属性使其潜力无限,疫情导致的供给中断更是加剧市场预期。展望未来,金银价格上涨趋势明显,白银还有更多上涨空间,金银比价可能继续回归。

大连商品期货交易所中,铁矿石期货的成交量上升,7月现货价格突破110美金,期货市场在减仓中维持上涨。铁水产量虽处淡季,但钢厂对中高品澳粉需求不减。8月,供给减少与需求增强将推动铁矿石价格上行,预估在110-120美金区间波动。

期指市场活跃,IF合约在经济基本面改善的背景下,震荡上行。上证指数虽受政治风险和市场信心冲击,但仍维持震荡上涨态势。IF合约交易量虽未达到历史高位,但场内交易活跃度提升。基本面的持续改善,如经济复苏、基建投资和消费需求,以及政策支持,但货币政策转向中性,降息预期减弱,更多依赖于信用扩张和定向调控。资金面稳定,新投资者涌入,杠杆交易活跃。预计市场将保持震荡牛市,但需警惕短期外部风险。技术上看,上证指数整理后有望开启上升通道,牛市格局未改。

通过期货开户网办理期货开户,享交易所手续费加1分,还能申请交易所保证金,国企背景大型期货公司。可以手机开户,或者电脑网上开户,一般20分钟即可办完手续。开户热线/微信:17707371115